Powered by WEBFOSS
CGP人力资源服务视角 | 逃离内卷,“全职儿女”仍不好当
要说今年三月最火的文学,那必然是“孔乙己文学”;要说近三年最热门的职业,则必然是“全职儿女”。年轻人看着这些网络段子,一边忍俊不禁,一边黯然神伤。回归父母提供的港湾,逃离职场内卷、996,年轻人真的就卸下焦虑了吗?
“全职儿女”,是新型啃老吗?
根据定义,“全职儿女”指一种新型脱产生活方式,年轻人脱产寄居父母生活,这个过程中,他们会付出一定的劳动换取经济支持,同时保持学习,尝试找到职业目标、考公考研上岸。有人说,年轻人打着养老的名义将“啃老”进行了美化,“全职儿女”的实质就是倚父母而活的“啃老族”。也有人认为这种说法过于绝对,年轻人给父母“打工”虽然是将资产从左兜掏到右兜,没有创造任何实质资产,但通过陪父母聊天、逛超市、做家务等,的确为父母提供了情绪价值。根据中国人喜欢调和折中的方式,那么暂且就认为“全职儿女”是啃老了,但没完全啃。
有前提有代价,多数人无法逃离职场
和“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”相同,“开始一段说干就干的为父打工生涯”也是需要前提条件的。要做“全职儿女”,首先父母的经济水平要过关,其次要过父母这关。换句话说,父母心态乐观且家庭经济条件可以支持,年轻人才有老可啃。但是目前的中国,中产阶级及以上家庭是少数,底层百姓才是大多数。而且大部分父母都有着“望子成龙,望女成凤”的期待,“全职儿女”虽有利好,但和其愿望背道而驰。此外,选择做“全职儿女”的年轻人,多数并不是从未尝试在职场工作的人,而是卷输了被迫在家的人。这种情况下,在家的每一天,年轻人难以做到安心理得,不仅对父母有内疚,同时对自己感到失望,看似没有外部压力,实则持续性严重内耗,反而容易陷在焦虑中无法自拔。
如今,高校毕业生的规模越来越大,但企业招聘的需求却大幅缩减,年轻人的就业空间被挤压。究其根本,“全职儿女”就是年轻人找不到满意工作时退而求其次的选择,是当下就业难现象的产物。CGP作为一站式人力资源服务平台,有丰富的优质企业和岗位资源,能够为年轻人提供机会和舞台。但前提是,年轻人需具备有竞争力的技能。做“全职儿女”,可以是短期放空自己、思考未来的方式,但绝不能是用于逃避工作的缓兵之计。